《谭谈交通》口水战升级

7月10日晚,因为参与交通安全宣导节目而成名的成都市交管局原民警、已经变身为网络红人的谭乔发布视频称,《谭谈交通》视频被成都游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诉版权(即著作权,下同)侵权,网络视频平台原本存在的节目视频也因违规而被下架,“可能面临数千万的巨额赔偿”成为了谭乔再次刷屏热搜的关键词。

谭乔对外多次表示,“其他编剧人员的存在,摄像编导的工作,仅仅是负责记录我创作《谭谈交通》视频的过程。”但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下称成都广电)针锋相对地回应称,成都广电才是《谭谈交通》节目的著作权人,“相关维权工作已授权给了成都游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7月11日晚,成都广电通过代理律师公开回应后,网络上流传出起诉方和成都广电的“维权分成”协议。众多网友对于电视台为何会选择一家背景不明、甚至有“空壳公司”嫌疑的民营企业参与版权维权、谭乔参与《谭谈交通》制作是否获得劳务报酬、成都广电是否应该向节目中出镜的普通人进行付费等问题进行了质疑,成都广电又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成都广电内部相关人士接受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采访时表示,网传的电视台和起诉方游术文化公司之间的利润分成协议并不完全真实,谭乔曾在电视台“领取了不少的劳务报酬”。有原《谭谈交通》所属节目编导直言:“谭乔是在通过裹挟舆论的方式,打一场自己不会输的仗。”

针对谭乔提出的《谭谈交通》版权问题争议,律师分析认为,谭乔作为出镜人,不享有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作为成都警方与成都广电的合作栏目,因警方明确放弃版权,可视为成都广电独家掌握了节目包括传播权在内的著作权。

自称遭天价索赔《谭谈交通》下架了

7月10日下午,谭乔发微博称,自己在山东拍摄相关视频时,“惊闻《谭谈交通》被下线,并可能面临数千万的巨额赔偿”。谭乔在微博中表示,拍摄的公益普法视频,十几年来在网络上被大家无偿观看和二次创作传播,“现在可能赔得裤子都没了。”谭乔随后还表示,不仅《谭谈交通》的账号逐渐被清空,还有上万个二次创作者编辑的爆款视频也被投诉下架。截止7月10日,谭乔在B站上发布的视频已经从345个缩减至80个。

《谭谈交通》这档2018年就停播的交通安全类节目,为何会在停播后突然走红?公开资料介绍,《谭谈交通》是成都本土一档寓教于乐的交通警示类节目,早期在原成都电视台第三套节目播出,播出时并未引发过多的公众关注。但因为贴近大众的节目特色和诙谐幽默的主持特点,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2019年又开始在网络视频平台流传,受到了新一代互联网使用者的热切关注。有媒体评价称,“《谭谈交通》令谭乔成为成都最有影响力的交警”。

“空壳公司”维权遭围观

“成都最有影响力的交警”没想到遭遇了版权纠纷。司法公开信息显示,成都游术文化传播公司正在以其注册地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法院为起诉地,向国内多个视频平台和商业网站发起法律挑战。根据平台方的信息显示,出面指控《谭谈交通》侵权的是成都游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该公司没有国有资本背景,和成都电视台没有任何表面关系,为一家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公司。

上游新闻记者7月11日也走访了该公司位于成都天府新区华阳街道的注册地址,发现该地址无任何的商业办公痕迹。7月10日至发稿截止时,上游新闻记者多次拨打成都游术文化传播公司相关工商登记电话,但一直未接通。

记者获得的游术文化向法院提交的起诉书显示,该公司以“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为由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金额不等的侵权赔偿。成都游术文化公司提供的法律文件显示,2022年1月30日,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就出具《版权声明》,声明其合法拥有《平安成都》栏目、《红绿灯》栏目以及《谭谈交通》板块的全部著作权。同时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将上述作品的著作财产权授权给原告,并授权原告以自己的名义对涉案作品授权前后的著作财产权侵权行为提起诉讼,“以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并有权获得由此产生的赔偿或补偿。”

7月10日,谭乔发布了维权视频后,成都游术文化一时成为众矢之的,被不少网民指责为“版权流氓” ,其公司背景更是被“挖”了个底朝天。舆论对于为何会由成都游术出面就《谭谈交通》的网络版权进行起诉维权产生过疑问:一个注册年限并不长的民营公司,到底以什么资格获得了一档国有资本制作的电视节目版权并起诉他人?成都广电和成都游术文化之间的授权协议曝光后,回答了成都游术为什么有权起诉他人的问题。但新疑问随之而来:作为栏目版权方的成都广电,为何会在今年选择一家民营公司进行起诉呢?